木桶原理
最近看了一下『木桶原理』感覺挺有意思的,在這些也分享一下
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。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,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少,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,而是其最短的板塊。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(系統),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,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。而劣勢部分往住決定整個組系的水平。
所以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,木桶短板管理理論,其核心內容爲:一只木桶盛水的長少,並不取快於桶壁上最長的那共木塊,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。根據這一核心內容,『木桶理論』 還有兩個推論:其一,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就足夠高,那木桶才能盛滿水。其二,只要這個木桶裏有一塊不夠高,木桶裏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。
若僅僅作爲一個形象化的比喻,『木桶原理』可謂是極爲巧妙和別致的。但隨著它被應用得越來越頻繁,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,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。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『木桶』不僅可以象徵一個企業、一個部門、一個團隊,也可以象徵某一個人,而『木桶』的最大容量則象徵著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。
對於交易者來說,決定一個人的交易水平的因素包括:技術分析、資金管理、風險控製、心理控製 (執行能力)等四個方面。有人會說,技術沒有用,資金管理才重要。這種說法應該建立在有一定技術分析能力的基礎之上。交易其實就是在一定技術點位上的押注。如果妳不能區分哪些是容易賺錢的技術點位,哪些是容易虧錢的技術點位,那麼擁有再好的資金管理也沒有用。還有人說,執行力才是最重要的,這種說法與前面提到的說法是同樣的道理。執行力也要有其他三個因素作爲基礎,否則執行力也無從談起。因此,哪塊是短板,哪塊就是當前最重要的,最需要解決的。所以整體的交易水平就由其中最短的一塊『木板』決定!